三甲医院!斗门要有!
“筑高地、强基层”,
斗门卫生医疗板块迎来全新布局!
近日,
《斗门区“筑高地、强基层”医疗
卫生振兴三年行动方案(2022-2024 年)》
正式出炉!
遵医五院三期项目首次公开,
你我关注的
侨立中医院门急诊医技楼、
区妇幼保健院新院,
井岸镇卫生院异地新建、
白藤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
等重点工程,
建设均有了时间表。
▲遵医五院三期项目效果图
到2024年,打造“水平领先、优势突出”的临床重点专科群,“中西并重、特色发展”的“三甲”医院服务品牌,“功能齐全、优质高效”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为斗门全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提供坚强健康保障,努力开创斗门改革发展新局面。
筑高地,重点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。
小斗注意到,《方案》首次公开遵医五院三期建设计划,明确斗门区三年内支持3亿元推进遵医五院三期项目建设:
三期项目床位增加不少于800张,力争三年建成、五年见效;
每年落实3000万元医疗设备投入和1500万元发展经费补助,助力遵医五院三年内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。
力争2024年创建省级重点专科2个、市级重点专科6-8个,补齐西部医疗资源短板,把遵医五院建设成服务珠海、在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定影响力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成为珠海西部医疗高地和龙头医院,成为东西部协作典范,提升珠海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。
▲遵医五院三期与世荣万达广场相邻
全面发展,斗门各医疗机构也将迎来提升。
《方案》明确,力争2024年完成区侨立中医院门急诊医技楼、 区妇幼保健院建设:
推动区侨立中医院建成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-2个、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-5个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4-6个。
建成1个优势中医特色治疗中心,建成斗门区中医药学临床技能培训基地。
成立斗门区中医药学会,遴选2-3个中医疗效显著的优势病种完善诊疗方案并向全区推广,将区侨立中医院打造成在珠江西岸有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院。
力争2024年完成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,将其打造成设施齐全、功能先进、具有妇儿科特色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,打造覆盖珠海西部、辐射中山、江门、港澳居民的妇科、产科、儿科、新生儿科诊疗中心。
同时,方案还指出,将预留社会办医发展空间,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精神卫生、老年病、儿童、医疗康复护理服务领域,引进高端社会办专科医疗机构,支持和引导发展1-2所体检中心和专科医院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。
优质医疗需下沉,斗门对此作出清晰部署。
《方案》提到,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:
2024年完成井岸镇卫生院异地新建、2025年基本完成白藤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建设。
以院办院管模式探索配置富山工业园医疗资源,结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群众实际需求,重建(改建)白蕉镇卫生院六乡分院、乾务镇卫生院五山分院和莲洲镇卫生院莲溪分院。
探索委托遵医五院、区侨立中医院实行业务管理模式,充分扩大服务范围。
深化镇村一体化管理,逐年增加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运作经费,到2024年,至少1家镇(街道)医疗卫生机构达到“优质服务基层行”国家推荐标准。
深化村居医疗再整合,计划新增6-12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
调减2-8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,合并10-15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到卫生院或附近农村卫生服务中心
同时,还将合理延长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时间,推动部分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24小时服务制,更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,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,构建“15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”格局。
打造区域医联体,是近年斗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一创新举措,将继续深化。
《方案》明确,将加快建立医联体“人才周转池”,牵头医院遵医五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驻业务副院长,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、药品耗材、医保政策等实行统筹运营管理,同时做好医联体内基层医护人员的统一招聘、培训、调配和管理,落实“管理共同体”。
建成胸痛、卒中、创伤中心,完善危重孕产妇、危重儿童、新生儿救治中心,降低区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。
完善检查检验中心及建设心电中心、医学影像、病理诊断、消毒供应等区域业务配套中心,实现区域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。
支持区侨立中医院通过推进副院长定点帮扶制和专家挂职驻点制。
▲井岸镇卫生院新院概念图
探索与试点单位井岸镇卫生院、白蕉镇卫生院、斗门镇中心卫生院等共建斗门区中医医联体肛肠分中心、“两病”分中心和骨伤分中心。
完善以健康为中心、以防治结合为重点的区-镇(街道)-村三级整合型中医医联体服务新体系。
探索建设区域妇幼健康联合体,明确区、镇(街道)、村职责任务,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,提升斗门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。
▲区妇幼保健院新院效果图
筑牢公共卫生防控体系,容不得半点放松。
《方案》作出明确部署:
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;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;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处置和实验室能力建设,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反应能力。
建立区、镇(街道)疾病预防控制联动机制,在现有镇(街道)医疗卫生机构基础上,加挂镇(街道)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牌匾、落实镇(街道)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。
强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管理、技术指导、人员培训、督导评价等职能;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力争到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%。
实施母婴安全、健康儿童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、生殖健康促进五大行动,支持区侨立中医院探索开展儿科急诊和夜诊业务,鼓励白藤街道作为试点推进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专业化、规范化发展,努力构建斗门区生育友好型社会。
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,推动“镇(街道)全面参与、资源统筹共享、价格服务多元”的家庭病床服务模式,向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,每年至少为2000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“两癌”筛查。
优化慢性病患者管理,使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数完成率达到100%,规范管理率达60%以上。
通过结合家庭医生、三师团队、 疫苗接种等医疗服务,加强65岁以上老年人年度体检工作,使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7%及以上。
力争将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%,公立医院精神病床位数至少增加至10张,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(助理)医师达到3.9名。
医疗卫生是最大的民生,
重点在为民、惠民。
践行医疗振兴,
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
擘画公共卫生体系 “四梁八柱”,
斗门正奋斗前行!
文字:卢展晴
编辑:张练周
点击下方名片,
关注“今日斗门”微信公众号▽
更多精彩有你好看!点击阅读▼